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2)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
(10分)【旅游地理】
2015年3月29日,“天门首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在全国南水北调重点工程——兴隆大坝所在地多宝镇盛大开幕!活动吸引了来自市内外的1000余名游客。近年来,“油菜花节”在各地竞相上演,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面对扎堆的油菜花节,不少游客已经发出审美疲劳的感慨,而举办油菜花节的各个景区,也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经济收益。
分析该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坐标为南纬15°47′,西经69°23′。湖面达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平均水温13℃。的的喀喀湖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
材料二:的的喀喀湖区示意图
材料三: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1)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过程。
(2)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试分析该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3)的的喀喀湖区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薯的原产地,有人主张在湖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图所示新疆地区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自然资源丰富,图中甲地有大片的绿洲,风力较大。
(1)判断甲、乙之间夏季盛行的风向并分析原因(提示:运用热力环流原理)。
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乙地夏季,鲜葡萄在荫房经过30—40天的晾制,即可风干为葡萄干,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则会发酸。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该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有利条件。
(3)简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对图示自治区未来经济的促进作用。(8分)
【环境保护】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交界处,曾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2014年9月6日媒体报道,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巨型排污池。当地牧民反映,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任其自然蒸发,然后将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
指出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对该地区造成的污染并提出整治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2月初,持续几天的特大暴风雪肆虐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15人死亡,5000多次航班取消,估计对航空公司以及受困旅客所造成的损失达2亿美元,地面交通也发生多起致命车祸。
试从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减少暴风雪损失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