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若在湖水里固定一细长圆管,管内有一活塞,它的下端位于水面上.活塞的底面积S="1" cm2,质量不计,水面上的大气压强p0=1.0×105 Pa.现把活塞缓慢地提高H="15" m,水上升h="10" m,则拉力对活塞做功为___________ J.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待测干电池两节,每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均约为 1.5V,内阻均约为0.2W
直流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很大)
直流电流表A(量程0~0.6~3A,内阻忽略不计)
定值电阻R0=4W;滑动变阻器RP(阻值范围0~20W,
允许最大电流2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请根据实验原理图,把下边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电流表量程必须选择正确)
(2)某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闭合电键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A保持一定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维持在2.4V左右。由此可判断故障应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A烧毁断路
B.定值电阻R0断路
C.滑动变阻器RP滑片与电阻线之间断开
D.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断开
(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记录了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如图,请讲各点绘图
(4)请进一步根据描出的图得出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________V,干电池的总内阻为__________W。
某同学利用下图甲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①;②。
(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研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所受阻力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均为相邻的打点),测出A、C间的距离为14.77cm,点C、E间的距离为16.33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10m/s2,重锤质量为m=1.0kg,设重锤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在从A下落到E的过程中,阻力大小为 ________N。(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V,内阻1Ω)、开关、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1)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a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⑵根据图a,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⑶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可能获得的最小功率是W(本小题若需要作图,可画在图a中)。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A、B、C、D、E、F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那么,B、C两点间距S3=cm;打C点计时对应的速度大小是m/s;重物加速度大小是a=
我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为120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 s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路面 |
动摩擦因数 |
干沥青 |
0.7 |
干碎石路面 |
0.6~0.7 |
湿沥青 |
0.32~0.4 |
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判断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A.100 m | B.200 m | C.300 m | D.40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