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1:2006年开始,A省要求高中学生必须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从高一开始文科生和理科生都要参加全部科目的考试。
材料2:2008年,B省明确要求规范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高中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要点。
答: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
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都表现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幅?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甲
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照画线的句子,填写出空缺的语句。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身于茂林修竹的环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荷塘月色》的写景堪称经典。请借鉴其写法,以“下雪了”为内容,写一段
不少于200字的景物描写。
要求:(1)必须使用比喻、通感两种修辞手法;(2)侧重景物描写;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3)不出现具体的校名、地名、人名等透露个人信息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逢年过节,或庆典之时,总要放一通焰火,美
丽的焰火总能引起无限的遐想。请你写一段有关焰火的文字。
要求:(1)侧重描写中抒情或议论;(2)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3)使用拟人修辞;(4)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写一个面画。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要求:(1)写出“她”的神态,“我”的心理;(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语言优美,富有意境;(4)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