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属于卢梭提出的是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
著名学者李泽厚认为:“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的乡土本色。”以下作品中,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论语》 | B.《离骚》 | C.《子虚赋》 | D.《赤壁赋》 |
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中说:“君子之於学,百工之於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下列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李白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
B.颜真卿的楷书方严正大、朴拙雄浑,代表作《多宝塔碑》 |
C.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被后世尊称为“画圣” |
民国著名记者曹聚仁(1900—1972)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曹聚仁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发展,印刷业获利丰厚 | B.辛亥革命促进科技进步 |
C.技术革新推动大众传媒发展 | D.社会变革带动文化改革 |
有学者认为:王守仁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都
A.重视个人的主观作用 | B.反对神权对人性的桎梏 |
C.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 D.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认为:中国文化如同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学说创立 | B.“罢黜百家”局面形成 |
C.程朱理学确立 | D.陆王“心学”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