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请分别分析三者的性质与影响。你从中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百莱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
― 萧一山 《 清代通史 》 ( 1923 年商务印书馆)
材料二: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中国欲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语日:“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 · … ,’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一陈恭禄《 中国近代史 》 ( 1 935 年商务印书馆)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 陈夔龙公梦蕉亭杂记 》
(注:陈夔龙,是清末官僚。 《 梦蕉亭杂记 》 中记述了作者亲见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五条约、武昌起义等。)
材料四: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衡塞巷, … … ,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
― 康广仁 《 致易一(何树龄)书 》
( 1 )材料一与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2 )上面的材料哪些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直接证据?简要说明你
的判断。
( 3 )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什么趋势?
(2)《马关条约》关于通商口岸有什么新的规定?
(3)指出三次战争以后通商口岸的分布的特点,并说明中国民族危机是怎样加深的

阅读下列材料: ( 14 分)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
成之后,访蓦潭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
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筹办夷物始末》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母乳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内涵》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出现在什么时侯?
(2)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
( 4)材料二与材料三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材料分析论证题(共20分)
材料一: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物极必反,这是真理,天气是这样,植物是这样,动物是这样,政治社会尤其是这样……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东西,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
——柏拉图
材料三: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帮人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辜鸿铭《什么是民主》
材料四: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苏格拉底案》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附: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将学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前结构”指的是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单点结构”指的是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多点结构”定义为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关联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拓展抽象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方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观察以下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A B
(1)以上两幅示意图分别表达了西欧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图A是 制,图B是 制。
判断的理由是
(2)概述从图A表示的结构向图B表示的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