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
画 菊③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九日,指九月初九重阳节。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③这首《画菊》是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
7.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
①《菊》:
②《画菊》:
8.简要说明《画菊》诗中以下喻体比喻什么。
①百花:
②疏篱:
③抱香:
④北风: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②作者刘长卿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③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试分析本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 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 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
【注释】解腕: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这首《别离》诗一扫送别诗的老套,写得别具一格,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如何理解诗的颈联“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数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本词上片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
结处三句 ,“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850-903)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他死后三年唐王朝灭亡。②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这首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日暮①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的杜甫在流寓夔州湘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