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渔家傲
范仲淹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③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②范仲淹写作此词时正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③燕然,山名,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勒,雕刻。
(1)有人说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联中,将“抱”字改为“枕”字更为合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说明理由。
(2)两首诗都写了边塞之景。请你从写景内容和景物描写的作用两方面简要分析兩诗的异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小题。
送 李 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①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1)试简析“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一句中“早”“迟”二字的表达效果。
答:
(2)试分析首联中“悲”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鹧 鸪 天
赏 荷
[金]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注:①樾(yuè):路旁遮阴的树。②凌波:曹植《洛神赋》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意形容洛神形容洛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
词中“夜光”指的是“醉魂”指的是
简析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思想情感。(5分)

古诗鉴赏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①“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是西汉时期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③“兵气”,指战争。
(1)本诗是边塞诗,边塞诗人中 和高适齐名,并称为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而常建的这首诗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你认为常建选择了什么角度来写的?试作评析。
(3)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①捩柂:扭转船舵。②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试赏析“蒲帆重”三字所表达的艺术效果。(5分)
词的最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特点?(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