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①“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是西汉时期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③“兵气”,指战争。
(1)本诗是边塞诗,边塞诗人中      和高适齐名,并称为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而常建的这首诗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你认为常建选择了什么角度来写的?试作评析。
(3)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⑴上片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⑵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6分)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注】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幽恨终难洗”中的“洗”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本诗是祥兴元年文天祥被俘后,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1)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