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屈原庙
粱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香草名。
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
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秋宿虎丘寺
苏舜钦①
生事飘然付一舟,吴山萧寺且淹留。
白云已有终身约,醁酒聊驱万古愁。
峡束苍渊深贮月,崖排红树巧装秋。
徘徊欲出向城市,引领烟萝②还自羞。
【注】①庆历八年秋,苏舜钦复官为湖州长史,因故未能赴任,因游虎丘以解愁闷,但时时心系庙堂。②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之地,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结合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禹庙①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②。
【注】①禹庙:即大禹庙。本诗写安史之乱后,唐代宗永泰初立时,杜甫出蜀东下,途经忠州,特地前去观览大禹古庙。②乘四载、控三巴:大禹励精图治不辞辛劳的治水。
本诗与杜甫另一首诗《蜀相》从内容上看同属于什么诗?两首在写景手法和景物意境上有着明显的相同与不同,请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这首诗用了“春秋笔法”(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有借古讽今之意,结合全诗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
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导。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
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B.上片分为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
C.一个“恨”字,是诗眼,通篇笼罩全诗的感情基调。
D.这首词应属于“豪放词”。

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