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                        。
(4)用加了较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根据菌落的颜色呈现                   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
(5)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             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为          ,挑取该菌落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来确定。
(6)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                     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可抑制                            菌的生长,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镜检,选取具有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图1中产生的水中的氢来源于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相比,细胞内有机物的能量释放特点是_________。
(3)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后,使靶细胞__________发生改变。
(4)图3中吸收的光能的用途是__________。

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一些植物细胞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物。请根据下面实验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到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原因是培养基中添加了___________,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和激素。
(2)③过程在生物技术中称为____________,由单个细胞形成细胞团需要经过____________过程。
(3)④过程由细胞团形成胚状体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成功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①如上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1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______,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并记录。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_______。
(5)将某一溶液pH直接由1升到10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6)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7)要鉴定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_______”填名称):

(1)图1中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
(2)图1假若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出现的是[4]和[ ]。
(3)图2中不含磷脂成分的结构为______(填序号),从功能上来说,生物膜是一种__________膜。
(4)硝化细菌细胞中具有图2细胞的哪种细胞器?______(填序号)。
(5)在图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6)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人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会感到酸痛,这是由于图2细胞中的______(填序号)产生了乳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具有图2结构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则逐渐消失的结构为______(填序号);
(8)在图2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中,与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9)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该如何改进,请写出你的改进思路________________。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的存在状况往往反映细胞对能量的需求。实验证明,把酵母菌转至无氧条件培养,线粒体的数目会大量减少,大量的嵴会消失;如果重新给这些酵母菌供氧,线粒体又能生成嵴,恢复正常形态,且数量也增加。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能够专一性的对线粒体染色的活体染料是_________染液,它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_________色。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产物有CO2和_________(填化学式),鉴别CO2可以用_________,CO2能使其由蓝色变为绿色在变为黄色。
(3)1995年Wang等人发现线粒体还与细胞凋亡有关。实验中各种凋亡诱导因子诱发真核细胞凋亡后,催化[H]氧化为H2O的一种酶——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增加。正常情况下细胞色素C应位于_________(写明结构的具体位置)。这种现象表明,线粒体是通过_________参与细胞凋亡的。
(4)下面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乙装置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确定该装置中酵母菌是否能进行无氧呼吸,除了图中的检测方法外,还需要检测有无_________的生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