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①如上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1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______,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并记录。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_______。
(5)将某一溶液pH直接由1升到10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6)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7)要鉴定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共12分,每空2分)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目的:验证细胞膜中还有蛋白质成分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试剂反应显色。
(3)实验材料:
细胞膜样液、细胞膜提取液、洁净的试管、滴管、0.01g/ml的硫酸铜溶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
(4)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试管两支,编号A、B,
②A试管中加入2ml细胞膜样液,B试管中加入。
③先分别向两试管加入,再向两试管加入。
④将两支试管震荡摇匀,观察是否有紫色物质产生
(5)实验结果:
(6)实验结论: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共16分,每空1分)下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表示细胞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 ]___________ 而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和。
(3)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蛋白质的加工和包装、发送的场所是[ ]。在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变大的结构。
(4)该图中[ ]是和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该细胞器还分布于细胞中。
(5)性激素的合成与[]有关。
(6)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依次经过的膜性结构 。
(共12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4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_________。E除了结构物质还有哪些功能?、。
(2)图中F为_______________, B有________种。
(3)F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仅有E、F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用试剂可以检验F的分布。
(4)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
(5)图中D是________________ 。
(6)由C构成物质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则该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
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⑴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 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Ⅱ-2的基因型为,Ⅲ-1的基因型为。
(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5)上述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