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5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 题。
7.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温度    
C. 地形     D. 光照
8.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A.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B. 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C.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 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下题。

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 )

A.9~1 7时 B.18~次日7时
C.17~次日9时 D.19~次日6时

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500米

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 )

A.大气环境质量好 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C.较有可能阴雨天气 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在湖泊及其周围,由于湖泊与周围地区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性大气环流和小气候的产生。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原来的一个狭窄河流变为一个面积394 km2的“湖泊”。据此回答3~4题。
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关于新安江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大气的影响,错误的是 ( )

A.增加湿度
B.调节温度
C.增加蒸发量
D.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读下图,完成l~2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
正确的是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道问题。

(1)如图所示,交通与土地利用转化率的关系为
①据交通干线越近,土地利用转化率越高 ②据交通干线越远,土地利用转化率越高
③据交通干线越近,土地利用转化率越低 ④据交通干线越远,土地利用转化率越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图示现象可以解释为
A.交通干线两侧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一产业用地
B.交通干线两侧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三产业用地
C.远离交通干线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二产业用地
D.远离交通干线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三产业用地

2005年12月30日,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干线正式贯通。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南起江苏仪征青山分输站,北连河北安平分输站,共有1干9支,全长1 498公里,2005年1月17日全线开工。这条连接西气东输管线和陕京二线的“联络线”,与东西走向的西气东输和陕京线不同,它纵贯南北,与京杭大运河相伴而行,因此被称作是现代“能源运河”。据此回答完成下面4道问题。

下列有关冀宁管道干线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纵贯华北、华东,联系苏、鲁、冀三省 B.增加了西气东输管线的气源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文化气息浓郁 D.在河北境内穿越京九铁路

冀宁管道是国内第一条数字化管道,采用了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冀宁管道工程采用遥感技术的作用是

A.保证工程建设的全天候、连续性和适时性
B.实现对管道在全部使用生产周期内的质量监控、安全运营与管理
C.加强对地质、地貌的勘探,缩小工程的建设投资
D.形成可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图像、统计图表、数字等

建设冀宁管道干线的主要功能是(双项选择题)

A.增加西气东输管线的新气源 B.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量,改善环境质量
C.增加用气点,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保障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供气安全

影响冀宁管道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双项选择题)

A.国防安全 B.地质地貌 C.消费市场 D.科学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