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盘统筹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不顾安危、不辞辛劳,亲临灾区指挥救灾,使灾区人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极大地稳定了人心,极大地凝聚了力量。
材料二:2008年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安排近千亿资金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强化灾区防疫工作和灾区群众安置工作;抓紧抢修灾毁基础设施,重点抢护发生险情的水库、水电站和堰塞湖,严防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
材料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指挥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区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有效组织抗灾自救,顾不上亲人生死,顾不上自己安危,在灾难面前显示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友爱互助、患难与共,表现出临危不乱的精神风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内外中华同胞心相连,与灾区人民共抗天灾,所捐款项和物资均创共和国历史之最,极大地支持了抗震救灾斗争。
材料四: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表现出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中华民族面对灾难奏出的时代最强音,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精神保证。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震救灾中是如何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分析财政在救灾重建中的作用。
(3)结合材料四,说明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
(4)请结合材料四,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评述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片是传统手工风筝——“肥燕”。

市场价格是1500元。有人认为太贵了,而有人则认为对于传统手工业而言,这个价格适中,因为“购买就是一种保护”。
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看,这一说法的合理之处是在于重视了

某校高一学生在国庆长假组织探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和认识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同学们走访了退休职工王爷爷家,下表是所作的记录(节选)。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消费支出(元)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81年
800
0
550
250
1995年
12000
1150
4500
4650
2012年
40000
7500
15000
26500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不断________,这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王爷爷一家_______水平逐步提高。

在利益的驱动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会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美味的糕点、更优质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但同样在利益驱动下,也存在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用户隐私被泄露等情况……。
由此可见,市场调节有鲜明的优点,但也存在______________。

某地区砍伐森林制作家具销售,GDP因此增长。但是,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甚至使人们失去了家园。
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不符合_______________理念。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又要将收入差距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协调好各方利益,推动社会的和谐。这就要求在收入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