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Ⅱ-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母婴血型不合_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Ⅱ-2的溶血症状较Ⅱ-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己产生__________,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Ⅱ-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Ⅱ-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
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现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图甲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猫头鹰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_______;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_______;一个生态系统的x与y越大,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增加生物的种类,可以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这应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如图是我国北方某农场生态农业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和苍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________。
(2)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生物种类,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
(3)要利用该生态系统供养更多的人,应怎样调节人的食物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方框中绘制该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与消费者构成的食物网。
(5)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④优于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沼气池中的能量流向哪些生物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的水体污染是由流入长江的次级河流(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引起的,某小组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中的水质净化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采收后,可以直接用作饲料,也可干燥处理后用来提取某些金属元素。
(2)该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菰(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____________。
(3)该小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从此表中看出,该小组研究的因变量为________,你从表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污水中TN、TP去除率的比较/% |
||
处理 |
总氮TN |
总磷TP |
对照 |
42.6 |
38.8 |
菰 |
92.8 |
83.9 |
菖蒲 |
92.7 |
94.3 |
混合 |
94.9 |
84.7 |
下图为某种病的遗传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可排除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的关键性个体是______号。
(2)若8号个体患病,则可排除________遗传。
(3)若图中的2、6、7、9号个体皆患白化病和红绿色盲两种遗传病,则8号和10号婚配生下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_。
(4)目前已发现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这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下图甲曲线表示三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表乙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_________。
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表乙统计的情况绘制遗传性乳光牙遗传系谱图(利用下边提供的图例绘制)。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________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4)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了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