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O代细胞。然后将GO代细胞移到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l、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O、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3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 DNA分子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
GO_____________;G1__________;G2___________。
(2)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_____________,条带②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__________。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说明该基因有个内含子。
(2)如果现将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然后该DNA单链与步骤②中的单链DNA之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理论上也能观察到凸环,其原因是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序列。
(3)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种,分别是。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它原因是F1在______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_____种,杂合基因共有______种。
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细胞,④为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的模板。
(3)过程③表示,过程⑤表示。
(4)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用文字加箭头的方式表示)。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为培育优良品种,育种工作者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色(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为培育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茄子,选择基因型为AABB 与aabb的植株为亲本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种表现型,其中甲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2)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A、a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桔病茄子,则主要步骤为:
①第一步:。
②第二步:以基因型为的茄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AaTt)。
③第三步:用遗传图解简要描述。
下图为某人用过早餐后到13时内不再进食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餐后到上午9时之间,该人的血糖浓度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该时间段内血液中迅速增加的激素是,与该激素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有。
(2)上午9时到9时45分之间,该人的血糖浓度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
(3)11时到13时之间,尽管没有进食,但血糖浓度一直处于稳态之中,这是机体通过调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