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A、B、C三点为一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B=30°,现在A、B两点分别放置点电荷qA、qB,测得C点场强方向与BA方向平行.则qA带____________电荷,qB带____________电荷,两点电荷电荷量大小之比qA∶qB为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元电荷、点电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乐某校物理探究实验小组,使用50HZ交流电,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

(1)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s;
(2)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个分组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物理老师记录了部分探究实验小组同学的实验过程或行为:
①某实验小组同学走进实验室就开始动用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在实验室到处跑来跑出,实验结束后没有整理实验器材并把没有用的纸带随手乱扔。
②某实验小组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打点,给纸带编号,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实验。
③某实验小组从三条纸带中任意拿出一条纸带,标上记数点(每隔5个自然计时点作为一个计数点)0、1、2、3、4、5,测量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④某实验小组在处理数据时讨论,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但计算仍按50HZ计算,得出的物体加速度数值将比实际值偏小。
你认为以上实验过程、行为和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

某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
(1)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挡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感器记录下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可以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用题中的符号l、d、表示)

(2)该同学多次测量作出a—F图,如图所示,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且图线的BC段明显偏离直线,分析可能原因

A.摩擦力平衡过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D.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段纸带,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依次量取O、A、B、C、D、E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OA=6.80cm, BD=7.60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A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某同学在家里做实验探究共点力的合成。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秤,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秤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B.在一个弹簧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
C.将一根大约30 cm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分别拴在两个弹簧秤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D.如图乙所示,在白纸上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1)在步骤C中,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N
(2)在步骤D中,如图乙所示,F和F1都表示合力,其中一个表示合力的理论值,一个表示合力的实验测量值,该图中表示合力的理论值是填F或F1
(3)在实验中,若将细线换成橡皮筋,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填“变”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