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福瑞堡大学的普林巴克,合成多环有机分子。如下图分子,因其形状像东方塔式庙宇,所以该分子也就称为庙宇烷,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20H20 |
B.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
C.分子中含有二个亚甲基(—CH2—) |
D.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碳环 |
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A2(g)+3B2(g)2AB3(g) Δ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
甲 |
乙 |
丙 |
相关条件 |
恒温恒容 |
绝热恒容 |
恒温恒压 |
反应物投料 |
1mol A2、3mol B2 |
2mol AB3 |
2mol AB3 |
平衡时容器体积 |
V甲 |
V乙 |
V丙 |
反应的平衡常数K= |
K甲 |
K乙 |
K丙 |
平衡时AB3的浓度/mol·L-1 |
c甲 |
c乙 |
c丙 |
平衡时AB3的反应速率/mol·L-1·min-1 |
v甲 |
v乙 |
v丙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甲>V丙B.K乙<K丙
C.c乙>c甲D.v甲=v丙
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
B.氯水中:c(Cl-)>c(H+)>c(OH-)>c(ClO-) |
C.NH4C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H+)>(NH4+)>c(OH-) |
D.等物质的量的二元弱酸H2X与其钾盐K2X的混合溶液中c(K+)=c(H2X)+c(HX-)+c(X2-)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g乙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NA |
B.由2H和18O组成的水11 g,所含的中子数为5NA |
C.室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个数为0.1NA |
D.反应3H2(g)+N2(g) ![]()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
取适量试样溶于水,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 |
B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
C |
验证Ksp(AgCl)>Ksp(AgI) |
向5 mL 0.1 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3滴0.1 mol/L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的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
D |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醋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H3COO- + CO2 + H2O=HCO3- +2CH3COOH |
B.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有氧气产生:ClO-+H2O2=O2↑+Cl-+H2O |
C.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Al(SO4)2在溶液中反应: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
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HI溶液:2Fe3+ +2HI=2Fe2++2H++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