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仓之粟陈陈相囚,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于是罔 (同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偕上亡限。物蛊而衰,固其变也。是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井兴,而民去本。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2 强盛的西汉王朝,到汉武帝晚年表现出动摇,司马迁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直者无几矣。”司马光也说:”(汉武帝统治)袭亡秦之迹。”
材料3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务农。’以赵过为搜巢都尉。过能为代田(古耕作法)。……是后,边城、河乐、弘农、三辅、大常民,皆便代毋,用力少而得谷多。”(《汉书·食货志·上》)征和四年,又下诏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挽劳天下,非所以忧也。今朕不忍闻。”   ——《汉书·西域传》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汉武帝的活动和西汉历史的发展评述汉武帝。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俗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历史上河套地区一直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争夺的核心地带。下列对这一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匈奴曾长期控制该地区
B.秦灭六国后,击退匈奴,取得该地区的控制权
C.汉武帝时期出兵匈奴收复该地区
D.隋唐以后该地区一直处在中原政权的管理之下

1974 年 3 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 5米,高2. 9米的石像(见下图)。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 ……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

A.调节航道 B.昭示后人工程竣工 C.测量水位  D.邀约江神按需放水

下列经济、文化等文明成就,属于四川的是

①春秋战国的井盐 ②三国发明的馒头③汉墓帛画④东汉说唱俑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④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