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 年 3 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 5米,高2. 9米的石像(见下图)。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 ……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
A.调节航道 B.昭示后人工程竣工 C.测量水位 D.邀约江神按需放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这不能反映()
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
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 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1960年比1957年各产业的增长率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一22.8% |
47% |
223% |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轻工业 |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