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①首联“青山”“白水”两个形象有何特征?作者用这两个形象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孤蓬”“浮云”“落日”“班马”这四个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 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注】,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
⑴“桃源一向绝风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向”、“绝风尘”分别与哪两联相照应?
⑵颈联中吕逸人的居所有什么特点?颈联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⑶吕逸人最令作者尊敬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吕逸人的尊敬的,请结合诗句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
(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共11分)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枝词①二首(其一)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