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那么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是白化病的几率是( )
A 1/4 B 1/8 C 1/16 D 1/9
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一定不是
| A.发生基因突变 | B.发生过交叉互换 |
| C.染色体结构变异 | D.发生了自由组合 |
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使第2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产量。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依下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
| B.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 |
| C.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
|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 |
下图中,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
| 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 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
|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
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 A.①×④ | B.①×② |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