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和CD为等势面,电势分别为U和U′,则U________U′(填“>”“=”或“<”),负电荷q在M点和N点的电势能大小EM________EN;若把q从M移到N是________做功.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g)斜槽要保证尽量光滑,减小误差。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L=2.5cm,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 。
(9分)电压表V1的量程为2V,内阻约为2kΩ。现要较准确测量其内阻RV,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
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约为5kΩ
定值电阻R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2:阻值3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Ω,最大电流1.5 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开关S,导线若干.
(1)某同学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电路,拟测出电压表V1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原因是;
(2)请你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在图乙所示虚线框中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电路图,并标出所选器材的相应字母代号;
(3)根据第(2)问设计的电路图,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V1的内阻RV=。
(6分)某兴趣小组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v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②W∞v;③W∞v2。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每次实验物体都从不同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1)实验中是否需要测出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1、v2、v3、v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
L |
L1 |
L2 |
L3 |
L4 |
…… |
v |
v1 |
v2 |
v3 |
v4 |
…… |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由图象形状得出结论:W∞v2。
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3)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大小(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得出的探究结果。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 cm。厚度的测量值为
mm。
某课外研究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一电器元件.图甲为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同学对其提出质疑,先需进一步验证该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器材(代号)规格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为50Ω
电流表(A2)量程0~200mA,内阻约为1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kΩ,允许最大电流100mA
直流电源(E)输出电压6V,内阻不计
开关(S)导线若干
(1)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以上均填器材代号)
(2)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图乙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3) 若发现实验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吻合,则该元件的电阻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该电器元件两端电压U=2.0V时元件消耗的电功率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