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其情①,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②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信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
[注]①情,、②才:质性、人的本性。
(1)下列句子全都反映孟子“性本善”思想的一组是 ( )(3分)
①性无善无不善也 ②陛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③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④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A.②③⑤ | B.②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2)有人表现的不是人性善良的一面,而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对于这一现象,孟子是怎样来解释的?(3分)
答: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焉:兼词,于之。 |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独:副词,竟然。 |
C.得泉焉,又买居之居:居住。 |
D.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包罗,囊括。 |
下列句子分别遍为四组,全都说明愚溪“见辱于愚”原因的的一组是 ()
①嘉木异石错置②其流甚下③峻急多坻石④善鉴万类⑤幽邃浅狭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①②⑤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篇写“愚”,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志,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
B.“愚溪”三易其名,称“冉溪”是以居者姓氏为之命名,称“染溪”是以 溪水功用为之命名,作者称其为“愚溪”则是以居者性格特点为之命名。 |
C.宁武子在无路可走时佯愚,颜回整天听孔子讲学,从来不提相反的见解,貌似愚蠢,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 |
D.文章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和溪水的愚融为一体。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则主要是议论,在议论中发表感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飕。前后多植美竹,为消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曲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衽采药,决渠灌花,操斧剖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马光反对新法,被贬为西京(洛阳)御史台,熙宁六年(1073),购地二十亩,筑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延凉飕延:迎取 |
B.所病者,学之未至病:担忧 |
C.事物之理,举集目前举:借取 |
D.虽推以与人推:推广 |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独乐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
①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②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
③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
④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⑤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
⑥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①④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孟子、孔子的语句,意在说明“王公大人之乐”“圣贤之乐”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 |
B.本文记述了独乐园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绍,又有形状描摹,并依据区域的景观特点或功能命名,突出了“独乐园”命名之寓意。 |
C.作者在此小园中悠闲自得,生活内容丰富,时而在“读书堂”思考事理,时而在庭院中钓鱼灌花、登高望远,其乐胜于园外之乐。 |
D.作者以问答形式说明自己并非不想推己于人,而是别人不肯同此乐,所以才独享其乐,这就委婉地表达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注释】篑(kuì),土筐。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孟子认为领略过大海的人很难再对其他水产生兴趣,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也难以被别的观点左右。 |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
C.孟子以流水“不盈科不行”为喻,说明为学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学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和境界。 |
D.孔子用堆土成山的比喻告诉我们,无论道德、学问或事业追求上,是进是止,关键都在自己,而不在别人或环境。 |
请指出上述两个语段蕴含的有关学习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6题。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人,童髻入学,才气奔放,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诸生或笑之,慨然曰:“闭户经年,取解元如反掌耳。”
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主考洗马梁储还朝,携其文示詹事程敏政,相与叹赏,遂招寅往还门下。储奉使,寅乞敏政文以饯。已未会试,敏政为考官。同舍生徐经,以币交敏政家人,为给事华昶所参,语连寅,俱下狱,掠问无状,竟坐乞文事,论发浙藩为吏。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尝缘故去其妻,自伤放废,无所建立,譬诸梧枝旅霜,苟延何为?复感激曰:“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因图其石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作《伥伥》诗,读者悲之。
宁王朱宸濠慕其名而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其学务穷研造化,寻究律历(历法),求扬马、元虚、邵氏音声之理而赞订之,旁及风乌、五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其应景诗文,不甚措意,谓后世知我不在是。奇气时发,或寄于画,下笔则追唐宋名匠;厌苦征求,亦不尽其所至。晚乃皈心佛门,自号“六如”,年五十四卒。
(节选自《明史拟稿》)
[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 善:交好 |
B.为给事华昶所参 参:弹劾 |
C.竟坐乞文事 坐:因……犯罪 |
D.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 就:就绪,指官员任职期满。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币交敏政家人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
B.宁王朱宸濠慕其名而厚币聘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C.其学务穷研造化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
D.寅奇气时发,或寄于画 月出于东山这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
下列句子表现唐寅才气奔放的一项是( )
①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 ②相与叹赏
③出入天人之间 ④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
⑤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 ⑥下笔则追唐宋名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⑥ |
C.①②③⑥ | D.①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伯虎从小就才气奔放,关键时常常表现出满腔的豪气和十分的自信。 |
B.因受到程敏政案的牵连,唐伯虎弃官为民,放浪漫游,归来后在桃花坞建了一座房子。 |
C.唐伯虎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很漂亮的文章,深得两个主考官的赞赏,于是被招纳为门下,任其往来。 |
D.唐伯虎在诗歌、绘画、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很有造诣,不愧为“才子”称号,但他最后还是心归佛门。 |
翻译古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
②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译文:
(2)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