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儿发病时有自残行为。下图是某一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此病的致病基因为        性基因。理由是                                       
(2)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世代中的           
(3)如果7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该病        1         2      3          4
的几率是         
(4)如果9号与一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 Ⅰ
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选育何种性别的后代?简                5               6
要说明理由                                    。 Ⅱ
(5)如果9号同时患有白化病,在9号形成配子时,
白化病基因和该缺陷症基因之间遵循什么遗传规律                  7
                                           。    Ⅲ                           9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番茄植株中,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番茄多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 ,形成的原因是 。假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可能的基因型为 ,其根尖分生区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2)以马铃薯叶型(bb)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纯合正常叶型的三体番茄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
①假设B(或b)基因在第5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②假设B(或b)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并用遗传图解表示产生以上结果的过程(要求写出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③番茄叶形的遗传遵循 定律。

为改善生态环境,某地实施了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并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单位:kg/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放牧强度
总现存生存量
播种牧草
杂草
白三叶
鸭茅
可食性杂草
有害植物
轻度
11200
150
1650
9300
100
中度
10600
220
800
9300
280
重度
3810
210
400
2800
400

(1)人工播种牧草改变了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使其营养结构趋向于 ,该过程被称为演替。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做到 (回答一点即可)。
(2)白三叶和鸭茅的植株高度有明显差别,表明草原群落具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放牧强度增大,对和的生长有利。

(3)在轻度放牧时,假设该草原植物固定的总生物量是18000 kg/hm2,自身呼吸消耗量以及流入分解者的量是4800 kg/hm2,则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牧区规定放牧1只羊需2.8亩草原对应,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不同草原类型适宜的放牧强度不同,下图表示某草原放牧强度对山羊个体增重以及单位面积内山羊群体增重的影响,则最佳放牧强度应控制在 (只羊/hm2)水平。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个营养级。
(2)从图中可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__,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能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进行。图中热能数值为
J/(cm2•a)
(3)从图中可看出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不同特点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
(4)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使能量______。
(5)图中A返绿时能为C取食提供信息;同时A需要足够长的光照时间才能开花。前者说明____ _,后者说明___ ___。

沙打旺,一种优质牧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某地为治理荒山,大面积种植沙打旺后任其自然生长。下图是连续多年对沙打旺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方法估算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
(2)0~2年内沙打旺种群增长曲线近于_______型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2~8年,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_______年起,沙打旺达到种群的K值。第6年的沙打旺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型
(3)欲预测12年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应统计种群的_______。
(4)数年后,鼠害猖獗,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请回答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图2和图3可以证明___________是胚芽鞘生长不可缺少的部位。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2)为验证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请补充完成设计实验。
实验用品: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同龄、生长正常、长势相同的烟草,剪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剪刀剪去乙、丙的顶芽,甲、丁保留顶芽。
②对乙不再处理,对丙应做得处理是在剪去顶芽后的切口处放置
③预计乙的生长情况是 ;丙的生长情况是
④为了进一步证明丙的生长情况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而不是羊毛脂的作用,则应对丁做的处理是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