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
GA 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颜色深浅) |
|
步骤1 |
步骤2 |
||||||
1 |
① |
1 |
1 |
带胚 |
25oC保温24h后去除种皮,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
25oC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4 |
1 |
0.6 |
②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种子 |
++++ |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的溶液浓度是 ,表中②的处理是 。在1~5号试管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填试管编号)。
(2)该实验的原理是: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二糖或单糖,淀粉遇碘变蓝色,而二糖和单糖不能,因而根据 ,说明酶促反应的程度。
(3)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
(4)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
(5)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
玉米中非甜粒(D) 对甜粒(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ddrr和DDRR的两个,品种玉米,欲培育ddRR玉米品种。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若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原理是 ,就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而言,该原理涉及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
(亲本、F1)的__ 过程中。
(2)F2中选出甜粒抗病个体自交得F3,在F3中应淘汰____ 个体,淘汰后群体中R基因频率为____
(3)若不改变育种方法,要在较短年限内获得ddRR品种,可将F2中选出的甜粒抗病个体的种子进行
种植,然后筛选不出现性状分离的株系。此外,还可采用 育种缩短育种年限,该过程中须在 时期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纯合植株。
某种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一次繁殖产生子代数量多,是遗传实验的理想材料。研究发现其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独立遗传。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 。
(2)现有一只纯合猩红眼雌性个体,其基因型为aaBB或 _。可通过杂交实验确定该个体基因型,请完善以下方案(有各种眼色的纯合个体供选用)。实验方案:取表现型为 个体与该猩红眼雌性个体杂交,F1均为暗红眼,将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①若F2雄性个体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
②若F2雄性个体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则该个体
基因型为另一种。
雾霾主要成分之一是大气中的颗粒物质(PM)j其中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由于在空气中留存时间长,其表面吸附的有害物质多,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目前环境研究的重点。
(1) PM2.5刺激人体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反应。人体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外来异物保持气道清洁,
体现了该细胞的 免疫作用。另外,巨噬细胞还能通过传递抗原激活特异性免疫反
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 PM2.5含量过高时可能会使人出现发热症状;人体体温感觉中枢位于 ,当患者体温高于正常时,下丘脑感受到变化通过___ _调节发送信息,使汗腺分泌增加、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此时血浆的____升高,,患者应及时____ 。
研究提高油桃产量的栽培措施和环境因素,科研人员检测并比较了6月晴朗天气下露天种植、大棚种植和大棚一次性施加CO2种植油桃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露天种植出现“午休”现象,到达低谷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大棚种
植条件下油桃在上午10时光合速率处于低谷,其主要原因是 ;若遇阴天,大棚
内油桃光合速率第一次峰值将较晴天__ (提前、推迟)。
(2)据图分析,大棚种植时人工施加CO2最佳时间是 时,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
提高大棚栽培油桃产量的措施有 。
(3)研究发现,在油桃果实膨大期,当土壤水分亏缺时,根细胞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
人推测该物质运输到叶片,能影响气孔导度.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以上实验操作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二处并加以修正。、
①____
②_ ______ _
请分析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一)下列是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实验操作 |
试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
+ |
+ |
- |
- |
+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 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馏水1 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
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
|||||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 mL |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
|||||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
(1)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为了 。
(2)上述实验中,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 。
(3)实验过程中,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有关可能有很多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4)本实验中,不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理由是 。
(二)某同学在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洁净的装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两装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措施如下图:
(5)装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的自变量是 ,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
(三)从55~65oC的温泉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到了脂肪酶。
(6)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 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