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苏联的民族矛盾 | B.苏共党内矛盾 |
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 D.苏联各阶级之间的矛盾 |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
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 |
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08年10月20日,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京剧艺术盛会。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
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 D.南方剧种传人北京后融合而成 |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真要学美国人的作法,那就学学人家开放的心胸,不要守着自己家里的几个古董,把喜欢外来文化的人都斥为崇洋媚外、食洋不化。在美国,如果一个学者着迷于中国文化,并大肆鼓吹中国文化高于美国文化,他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尊重。这不是因为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是人家珍惜对外来文化的热情和研究。在中国,谁要说美国文化高于中国文化,你看看会引来多少唾骂?……所谓“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薛涌《美国有国学吗?》
回答:
(1)材料一中“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哪一教育主张有关?又与其什么思想相矛盾?谈谈你对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
(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接触到的“市民文化”可能有哪些?“帝国文化’’的“定型”与“市民文化"的“幼弱”有何共同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就中国举一例说明“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