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右边漫画,
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已解体 | 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
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 | D.多极化格局形成 |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 B.削弱联邦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
C.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 | D.鼓吹地方实行自治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
C.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 | B.工人阶级地位空前提高 |
C.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
下图是1953年—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就巨大 | B.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 |
C.调整国民经济成效显著 | D.改革开放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热情 |
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农业集体化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