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 O2(g)=CO(g);△H=-393.5 kJ/mol |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
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
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 |
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 B.蚕丝 | C.葡萄糖 | D.纤维素 |
A、B、C、D、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
A.A不可能是金属B.由C生成D肯定发生了电子转移
C.由A生成C肯定属于离子反应D. B与E可能反应生成盐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将N2和过量的O2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红棕色的气体,说明NO为红棕色气体 |
B.用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含Na+ |
C.在AgNO3的溶液中加入锌粉,能置换出银,说明Ag+的还原性比Zn2+强 |
D.浓硫酸放入蔗糖中,能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在2009年10月1日,新的饮用矿泉水强制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正式实施,其中“溴酸盐(BrO3-)”这一潜在致癌物质被做了严格限制。有关专家解释,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经臭氧(O3)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溴化物(Br-)得到电子 |
B.该过程中臭氧(O3)是氧化剂,溴酸盐(BrO3-)是还原剂 |
C.该过程中溴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 |
D.该过程中溴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
人造地球卫星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OH- -2e- = 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并被氧化 | B.正极,并被还原 |
C.负极,并被还原 | D.正极,并被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