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艺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具有两重性,而文艺的商品性是外在的、低层次的属性,非商品性和反商品性是它内在的高层次的属性。
文艺的矛盾品格在古典时代还未显示出来,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文艺也未商品化,同时文艺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也未分化。古典时代文艺被看作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其实,文艺内在矛盾仍然存在,只不过被抑制、掩盖住了。中国古代讲“文以载道”,计划经济时代讲“文艺为政治服务”,就是以意识形态性来制约娱乐性、审美性。西方近代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娱乐性仍处于从属地位,并与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分离,成为文艺的基本属性之一。于是,文艺的品性发生分裂,它不再是和谐完美的整体,形成了以娱乐性为主的俗文学、俗艺术和以审美为主的纯文学、高雅艺术。当然,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也有雅俗之分,但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时代这样严重的对立。
应当说,文艺的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依附于政治伦理,作家艺术家依附于国家、权贵,不能获得文品和人格的独立,而且,文艺脱离大众,成为上层社会的专利。只有文艺的商品化,经过一般中介物的中介,才打破等级界限,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产品,获得普及。同时,文艺以其娱乐性(当然也还有审美性)为大众所推崇,从而摆脱了作为政治伦理的婢女的屈辱地位,获得独立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文艺的商品化也有其消极方面,文艺的本质是“自由的精神产品”,它与市场经济处于深刻的对立之中,文艺的商品化虽然使作家、艺术家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异化——对商品的依赖关系。金钱可能腐蚀作家、艺术家,诱使其放弃审美理想,消磨其艺术个性,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这必然损害文艺的审美品格和社会价值。文艺的商品化在带来俗文学、俗艺术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纯文学、严肃文学或高雅艺术的困顿。
1.第一段中所说的“文艺的两重性”指的是
A.有商品性的,有艺术性的
B.有商品性的,有非商品性的和反商品性的
C.有非商品性的,有艺术性的
D.有商品性的,有反商品性的
2.使“文艺的品性发生裂变”的原因主要是
A.古典时代的“文以载道”
B.计划经济时代的“文艺为政治服务”
C.前市场经济时代的“雅俗之分”
D.市场经济时代文艺的商品化与文艺本质的严重对立
3.下列对文艺商品化的看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的商品化,是作家、艺术家摆脱人身的依附关系
B.文艺的商品化及文艺的娱乐性,使文艺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产品,获得普及,为大众所推崇
C.文艺的商品化,使作家、艺术家对商品形成依赖关系,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
D.文艺商品化,早尝了纯文学、严肃文学或高雅艺术陷入困顿
4.下列说发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论述了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的文艺,具有两重性
B.古典时代,由于未商品化,同时文艺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未分化,因此,古典时代的文艺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C.“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说法是用意识形态来制约娱乐性、审美性
D.市场经济使文艺商品化,从历史发展看是一种进步,但就文艺的本质看,与市场经济存在深刻的矛盾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三者,吾遗也 遗憾
B.田园将芜不归? 疑问代词,为什么
C.欲勿予,即秦兵之来 担忧,担心
D.既其出,则咎其欲出者 或者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妻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回娘家
B.登斯楼也,则有去怀乡 国都,京城
C.愿枉车骑之 动词,探望,访问
D.竟日默默在此 疑问代词,为什么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已亭如盖矣 伞,车盖
B.轩东尝为厨 曾经
C.赢得仓皇北 回头看
D.独夫之心,日益骄 顽固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至军中,公乃入 估计、推测
B.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错误
C.昭王南征而不 回复
D.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凭借,倚仗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 危险
B.一夫关,万夫莫开 占据,把守
C.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述说
D.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 收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