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该小组用碗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基因分别用Y、R表示)碗豆与某碗豆作为亲本杂交,F1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1:1。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F1代中出现黄色和绿色种子的比值是3:1?
(2)让F1中所有的黄色圆粒碗豆自交,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纯合黄色皱粒碗豆占的比例是                 
(3)请你利用亲本中的黄色圆粒碗豆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实验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简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所示(每空2分,共32分):

多肽化合物
氨基酸数

催产素
9

牛加压素
9

血管舒张素
9

平滑肌舒张素
10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13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22

牛胰蛋白酶
223

人胰岛素
51

免疫球蛋白Ig
660

人血红蛋白
574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
(2)表中③与④、⑤与⑥的功能虽相似,但各自具有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未知平滑肌舒张素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这些氨基和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
(4)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_______种,在它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RNA最多_______种。
(5)假若构成这10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_____________。
(6)⑧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多肽链,共有_______个肽键。
(7)⑧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作用;⑨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作用;⑩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作用;⑩有4条肽链,57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过程中生成______分子水。
(8)组成上述种化合物的所有氨基酸所共有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些实例说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_,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_________ __________。

下表中,甲、乙两组数据表示了成年人和玉米植株内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占生物干重的质量分数/%),请回答有关问题(第一小问3分,第二小问4分,共7分):

组别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S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1)甲和乙两组数据中表示人的是_______
(2)从表中所列的元素成分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3月,德国慕尼黑环境和卫生研究中心采用一种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从实验鼠的脱氧核糖核酸中获得了基因突变物质。这种变异基因会导致鼠的正常视力功能衰退,产生白内障。研究认为,同样的基因突变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老鼠白内障基因的发现有助于了解人类白内障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用基因疗法治疗白内障的可行性。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白内障基因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生物的________是由基因控制的。
(2)某基因在复制过程中,一个碱基被替换,结果导致该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________。

A.发生改变
B.不发生改变
C.变得对自身不利
D.不一定发生改变

(3)若白内障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表现正常,但他有一个舅舅和叔叔都是白内障患者,则某人患白内障的概率为________,他为白内障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若该男子与表现正常但携带白内障基因的女子婚配,则生出白内障男孩的几率为________。
(4)基因治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TV2于2005年4月7日报道,卫生部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Ⅰ号”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欲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探究苏丹红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的动物细胞工程知识,你认为采取下列哪种技术手段最合适:________。

A.动物细胞融合
B.动物细胞培养
C.胚胎移植
D.核移植

(2)根据上述选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苏丹红Ⅰ号”是否对人体有危害。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方法步骤:
a.材料准备:从医院妇产科获取所需要的原材料组织,浓度为0.09%“苏丹红Ⅰ号”试剂,高倍显微镜,培养瓶若干,配制好的培养液,剪刀,培养箱,所需要的酶。
b.制备检测细胞:
配制细胞悬浮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悬浮液分装到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c.检测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验结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略)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调查面积单位是:cm×cm)

调查面积
草原类型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9
20
20

B
3
5
6
9
11
13
13
13
13

C
2
3
5
8
8
8
8
8
8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________。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阔混交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
(2)生态工作者在调查B草原时,将主要物种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右图),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食物总量的40%。则A增加10千克,至少需要B增加________千克。
(3)调查A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第一步:选取100 cm×10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10个样方。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9、N10,则将N5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以上设计步骤中错误的地方用下画线标出,并在空白加以改正,如果没有错误,请在空白处标明“没错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