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
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
|||
年份 |
约1770 |
约1790~1793 |
约1830~1835 |
数额(百万英镑) |
140 |
175 |
360 |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
|||
年份 |
1755 |
1797 |
1835 |
指数 |
42.74 |
42.48 |
78.69 |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 |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B. |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
C. |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
D. |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 |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
B. |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
C. |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
D. |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 |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
B. |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
C. |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
D. |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 |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
B. |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
C. |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
D. |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
B. |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
C. |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
D. |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