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更加重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
| 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
|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
| C.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 |
| D.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是
| A.第一方面是根本的、主要的 | B.第二方面是根本的、主要的 |
| C.两者不可分割、相互制约 | D.两者相互独立、各成体系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表现在
| A.思维根源于存在 |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 C.思维是存在固有属性 | D.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
| C.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反作用 | 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这里的“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指的是
| A.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 | B.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问题 |
| C.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
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体现在
| A.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提供了科学标准 |
| B.为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提供了锐利武器 |
| C.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原则 |
| D.是人们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