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 |
![]() |
||
⑴研究人员将Sl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中A、B所示。
①Sl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l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右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⑵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①在__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
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磷脂酶处理,其功能不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2)在乙图中,脂质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序号),所需能量主要由[ ] 提供。若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可用________作活体染色剂。
(3)硅肺的形成与细胞器 (答名称)有关,其功能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____________。(答名称)
(4)将乙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 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其伸缩性大于细胞壁,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______________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5)研究蛋白质合成与分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与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填序号)。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棒眼与圆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所得F1表现型及数量(只)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黑身圆眼 |
黑身棒眼 |
灰身圆眼 |
灰身棒眼 |
|
雄蝇 |
23 |
26 |
50 |
70 |
雌蝇 |
0 |
50 |
26 |
156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两对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表中数据能为之提供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
(2)据表中信息可推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F1的灰身棒眼雌果蝇基因型有_____种;Fl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让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与圆眼雌果蝇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圆眼雌果蝇,该圆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或父本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已知不含基因B和b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探究Fl中出现圆眼雌果蝇的原因,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新品种,这一过程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图中甲~丙分别表示棉花、小麦、玉米等植物的人工进化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棉花纤维颜色和棉酚含量出现新类型,是因为60Co导致相应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_;60Co处理后产生棕色、低酚等新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从图甲诱变l代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和______的植株作为亲本,利用______育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
(3)图乙中,真菌的抗虫基因能整合到小麦DNA上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与图甲中的诱变育种方法相比,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
(4)图丙中方法A处理后所得植株为____倍体;方法B处理可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可知,人工进化与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_。
图中a为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从染色体的角度分析,该生物能产生_____种类型的配子。
(2)A细胞含有___个四分体,染色体的①与②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异类型),二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B表示________细胞,它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B细胞由A细胞分裂而来,二者的染色体与DNA数量比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某一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dXE,那么该卵原细胞是否发生了交叉互换?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一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为C细胞,第一极体分裂正常,D~H细胞中不可能是该卵原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的是________。
三百年前,人类发现绵羊和小山羊感染朊病毒会患“瘙痒症”,其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朊病毒的致病机理如图所示,其中⑥表示一种朊病毒,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①的形成过程需要以________为模板,①能准确获取其模板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依赖于________。
(2)分析图甲可知,②③的结合物作为________识别⑤并与之结合,从而中断④的合成,由此推测,⑤最可能为________。
(3)图甲所示过程需tRNA作为运载工具,因tRNA有特殊的结构一端有_______的部位,另一端有____可与①上碱基发生互补配对。因此,直接决定④中氨基酸种类的是____________。
(4)由图乙可知,该种朊病毒的作用机理是干扰了基因表达的________过程,从而使④变为⑦。与④相比,⑦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引起瘙痒症患羊蛋白质形态异常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