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下列离子:K、Mg2、Ba2、Na、SO2-4、OH、NO-3、Cl等。按其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原则,将上述离子等分成两组(要求每组不少于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则两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离子共存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为:


图Ⅰ图Ⅱ
⑴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 。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⑵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⑶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pH
3.7
9.7
9.2

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⑷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 mol·L1,则Ca2+的浓度为 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
⑸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二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氧化时控制反应液温度为55~6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HNO3、H2SO4混合液,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8HNO3→3H2C2O4+18NO2↑+12H2O
C6H12O6+6HNO3→3H2C2O4+6NO↑+6H2O
⑴检验氧化后的溶液中是否仍含有葡萄糖的实验方案为
⑵氧化时控制反应液温度为55~60℃的原因是
⑶若水解时淀粉利用率为80%,氧化时葡萄糖的利用率为80%,结晶时有10%的乙二酸遗留在溶液中。则30 kg淀粉可生产乙二酸的质量为
⑷生产中产生的NOx用氧气和水吸收后产生硝酸循环利用,若尾气NOx中n(NO2)︰n(NO)=2︰1,且NOx的吸收转化率为90%。计算:理论上,每生产9 kg乙二酸至少需要补充质量分数为63%的硝酸溶液多少千克。(写出计算过程)

A、B、C、D、E是相邻三个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属同一周期,A、E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纵行。已知:
①除A外,各元素原子的内层均已填满电子,其中B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②A与B,B与C都能生成气态非极性分子的化合物;
③D与E生成离子化合物,其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回答:
(1)A为________元素,B为________元素,C为________元素,D为________元素。
(2)C元素在周期表中属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元素,其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B与C形成的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其中共价键类型及数目是________。(填σ键或π键)

如图所示为高温超导领域里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晶体结构,该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

(1)在该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氧离子、钙离子各有        个。
(2)该晶体结构中,元素氧、钛、钙的离子个数比是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为       
(3)若钙、钛、氧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c,晶体结构图中正方体边长(钛原子之间的距离)为d nm(1 nm=10-9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石墨的片层结构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1)平均   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
(2)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C—C化学键之比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