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1)根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力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3)根据材料三,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4)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
图二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图三 现代英国议会下院在召开会议
图四近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材料四:近代主要政体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4分)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2分)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4分)
(4)根据材料四的图示,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
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
政体
政体确立的标志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

美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


1875年宪法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5)请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由各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金融机构,与世界银行一样,都是联合国的专属机构,自194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各成员国向基金组织交纳的份额构成该组织的资金来源,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可以动用自己的份额,并可从基金组织借用相当于份额一定倍数的资金。同时,份额还决定了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相应义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会议的名称和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为什么美国在这次会议中唱主角?
(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与布雷顿森林会议有何关系?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旨在谋求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该体系主要规定:由美元来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通过固定比价与美元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固定比价等。实际上,在战后的几十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布雷顿森林体系被誉为国际货币的典范。 ——摘自《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材料2: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2分析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3)结合当时经济状况分析当时对哪国最有利?反映当时经济体系的何种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45年,美国陆军参谋长泰勒自豪地说:“原子弹的惊人的破坏力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即我们的空军现在拥有决定性的武器,这种武器可以使美国从此以后可以建立对世界的警察统治。”──《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1937
1950
1960
1971
1972
美国
46.4
48.5
31.2
9.7
7.6
日本
6.1
1.3
3.2
12.4
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
──
──
26.5
30
29.6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材料五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国名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增长率
3.5
2.9
6.7
5.3
5.6
9.6

材料六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5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的贸易
+2.0
+10.7
-5.8
-17.8

──《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概括美国的真正意图。
(2)根据材料2、3、4,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怀有上述意图的条件。
(3)根据材料5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的这种意图对战后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6,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导致的主要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材料2: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作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材料2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导致了什么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