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
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




 

影响了对变形虫的观察。

(1)    在不调换目镜的物镜的情况下,
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判断的操作步骤
                                             
                                             
                                              
                                               
(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制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下,如何使污物和变形虫分开?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_,①过程中与a物质产生有关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2)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生理过程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
(3)④过程中a利用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若无a供应,则此植物细胞呼吸的产物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有氧呼吸相关酶的分布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③和④所示生理活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_____。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klx)下,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的释放速率(mL/h),CO2浓度适宜,通过缓冲液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的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是在__________阶段产生的,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装置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置于25℃环境下时,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实地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______________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物理性膨胀。因此,实验方案应再作相应完善,还应该怎么做呢?
(3)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2.5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是____________。
(4)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1.5 klx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4.0 klx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以下是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内容

(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 细胞。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
(2)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有关操作过程中的正确的顺序是 (用下列供选的序号填写)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3)上述视野中甲细胞(处于中期)细胞核中的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比例为
(4)洋葱根尖中有一些细胞正在分裂,在制作装片标本的过程中,这些细胞停止分裂是( )
A.解离时期 B.漂洗时期
C.染色时期 D.压片时期
(5)观察装片时,处于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

Ⅰ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 ,龙胆紫溶液属于 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 着色。
Ⅱ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⑴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⑵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
(1)研磨绿叶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
(2)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颜色是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或没入)层析液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