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四位学生讨论到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分与地位,什么身分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著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老师说:「你们四个人的说法,刚好可以代表儒家、墨家、法家及道家的思想。」请问下列那一项与四种思想吻合?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9年春,一曲创作于重庆的《嘉陵江上》唱响大江南北,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到了抗日战场。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自忠   B.叶挺  C.谢晋元   D.池峰城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化,具体表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行为观念等方面。在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可能出现的是
①由武汉坐轮船到上海②在街头食店吃上机制面条
③到邮政局给亲人寄信④人们都剪短发、穿西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一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下表为1840年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民族资本的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史载:明末一些重臣名儒如徐光启等曾受洗入天主教,全国主要地区几乎都设有教堂,教徒达数万人。利玛窦来华传教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
①送西洋器物给皇帝,以引起其兴趣
②广结朝野人士
③采取西方习俗的传教方式
④通过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威望,扩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