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四位学生讨论到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分与地位,什么身分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著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老师说:「你们四个人的说法,刚好可以代表儒家、墨家、法家及道家的思想。」请问下列那一项与四种思想吻合?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23年3月,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了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孙中山对他们下达的主要任务是:“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这表明当时(  )

A.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B.国民党放弃旧三民主义
C.孙中山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 D.国民党为统一中国作准备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