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逼迫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及形成的主要方式。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周王的亲族 |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
| C.周王的姻亲 |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
|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
| C.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
|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
| 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
| 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 |
| 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工业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
“欧洲的进步归功于更快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面积地区的征服和殖民所带来年收入,以及来自它同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年收入。”所体现的史观是
| A.全球史观 | B.唯物史观 | C.现代化史观 | D.文明史观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
|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
|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
|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