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底,对于中国当时的形势,帝国主义惊呼:“主要危险在于叛乱可能延长,或具有敌视外国人的性质,”“如任此种情势继续发展,不仅影响商务,恐将爆发类似拳乱(指义和团)之排外运动。”为此,帝国主义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立即调集军队,准备干涉 ②与清政府签署了出售武器合同 ③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防止落人革命党人之手 ④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右图是我国诞生的第十三亿小公民,警示着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开始大规模增长,与那一赋税制度有关系?
A 两税法 B 一条鞭法 C 更名田 D地定银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
明经 |
选《札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
右边古地图名为《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图中标注有“天下两京十三省府州县路程”字样,据此判断此图应绘制于:
A.秦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下表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英国对华贸易简表(单位:万英镑。不含鸦片贸易)。表中所示英国在华贸易额增长不大或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
B.英国获得的经济特权太少 |
C.英国商品不适应中国人的需要 |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和鸦片贸易的影响 |
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
B.中美《望厦条约》 |
C.中法《黄埔条约》 |
D.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