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政治文明 | B.古希腊城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
|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
|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
|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
|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绝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这说明西塞罗()
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
②认为法律可以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
④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 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 |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
| C.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宗法等级 | 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
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说:“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
| 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行其大公” |
| C.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 |
| D.反对实行君主制 |
据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面对重大牺牲,中国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 C.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