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
|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
| B.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
| C.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
|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 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 | B.一超多强格局受到严重挑战 |
|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 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
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
|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
|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
|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 A.教皇教士 | B.资产阶级 | C.广大民众 | D.封建领主 |
公元前338年,希腊沦为北方蛮族马其顿的附庸。恩格斯说“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 A.雅典的直接民主导致了政治腐败 |
| B.城邦民主阻碍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 C.希腊奴隶制民主导致城邦衰落 |
| D.落后民族总是被先进民族的文明所征服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