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
| A.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
|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人民公社 |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正月是新年的开端。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节日应当是依据下列哪一古代历法而形成的
| A.《十二气历》 | B.《太初历》 | C.《大衍历》 | D.《授时历》 |
下列对中国古代史上的和亲政策持否定态度的诗是
| A.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
| B.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满,舞文弄墨总待劳。 |
| C.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
| D.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
“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注:东汉初期)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该材料反映了西汉刺史 ①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②有检阅刑狱职权 ③是地方长官④在地方上有统治区域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 B.世袭制度确立 |
|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 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
秦律规定“盗徙封”(指私移田界)要处“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 | B.秦朝法律详备 |
| C.秦朝法律残酷 | D.秦朝厉行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