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0年左右,陕西临潼地方的农民挖井取水,不数日,井水竟然枯竭。农民查看究竟时,发现井壁有一个真人大小的「怪物」,认为就是此物作祟,以致水源枯竭。于是把它吊出井外,曝晒数日后打碎。这段叙述应如何理解最为适当?
A.中国社会一直流传许多鬼怪故事,到二十世纪初仍相当盛行,尤其是在华北一带。这是其中的一例 |
B.此故事反映二十世纪初华北地区大旱,农民必须打井取水,但因技术落后,只有怪罪于「怪物」 |
C.当时的农民已经发现了「秦俑」,但不知其来历,又未探索其究竟,更不了解它的价值 |
D.举世瞩目的「秦俑」在此时已正式发现,并公诸于世,开启了二十世纪最重要考古发现的序幕 |
2007 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 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 “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 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
C.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 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对第四次新中国初期留学热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
第一次 |
清政府晚期的留学潮 |
富国强兵 |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潮 |
实业救国 |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潮 |
科技救国 |
||||
第四次 |
新中国初期的留学潮 |
建设祖国 |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 |
创业立业
|
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时,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若以诗句比喻1920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A.柳暗花明又一村 | B.横扫千军如卷席 |
C.万马齐喑究可哀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后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C.南京国民政府前期 |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