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13届福建厦门高三3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登快阁① [宋]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③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④。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泰和令时。②痴儿:作者自称。③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答:
(13届福建泉州高三毕业班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北写望林逋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①。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注】①翠微:青绿色的山气。选自《林和靖诗集》“图画亦应非”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请简要概括。
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 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④蜜炬:蜡烛。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做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与默写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 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 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本词上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结合词句分析。
《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