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届福建泉州高三毕业班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北写望   林逋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①。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注】①翠微:青绿色的山气。            选自《林和靖诗集》
“图画亦应非”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请简要概括。
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宋·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 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把“回头烟柳渐重重”中的“渐”字改为“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小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秋 蕊 香
张耒
帘暮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妆。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
请简要说说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
答: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一句。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分)
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