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08北京卷,15)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材料认为周公制作宗法制的本意是()

A.巩固西周分封制的等级秩序 B.从道德层面约束诸侯的行为
C.用宗法血缘观念团结诸侯等 D.用宗法观念来提高诸侯的道德水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 ]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 ]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该材料的空缺部分是()

A.文明史 B.全球史
C.经济史 D.社会史

阅读下表,结合相关信息推断出“、‚”最合理的数据分别是()

A.26.6;41.3 B.20.2;10.5
C.27.2;38.5 D.28.8;34.5

下表中1953到1956年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期间大力发展重工业
B.“三大改造”的实施
C.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上海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人口为二十九万三千人,中日甲午战争后,二十四年激增到五十八万六千人,三年间增加了一倍。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充斥于城市之中,农产品自给性质的衰退,商品性质的加强。这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
B.甲午中日战争加速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的瓦解
C.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D.资本输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设了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