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时期,许多地方志都提及「民务农贾」、「民务耕商」、「民多商贾」、「富者皆弃本(农)逐末(商)」之类的记述。当时的学者在著作中也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和「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之类的文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数据?
A.由于经济繁荣,人们的观念改变,弃农从商,又因受到理学影响,致富之后仍生活勤俭。这应是对宋代的描述 |
B.弃本逐末的观念,古已有之,富室称雄者之中,已有江南商人,表示南方繁荣富庶。这应是对宋代的描述 |
C.人民从事商业活动是由于居住沿海地区,地狭人稠,只有向海外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都市。这是关于明代的描述 |
D.商业兴盛,人们观念改变,从商致富的人很多,某些地方的商人闻名全国。这是关于明代的描述 |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 B.中书省 | C.理藩院 | D.行中书省 |
“中朝”和“外朝”形成于( )
A.汉高祖时期 | B.汉文帝时期 | C.汉武帝时期 | D.光武帝时期 |
宋人尹源说:“弱□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依据所学知识,“□”所指的朝代是( )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宋朝 |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
B.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