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培养芽孢菌,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
称量→溶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棉塞→包扎。
(2)若检验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若将农田土壤表层中的圆褐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出来,则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培养。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划分,前者属于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后者属于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3)在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X;加棉塞时,棉塞在试管口内的长度是棉塞长度的Y;将培养基搁置斜面时斜面长度最多是试管长度的Z。则X、Y、Z对应的比值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木屑培养基各成分所占比例:
成分 |
木屑 |
米糠 |
石膏粉 |
蔗糖 |
比例 |
78% |
20% |
1% |
1% |
此培养基加水后可用于平菇的培养,用简易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要重复2~3次,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彻底杀灭萌发的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回答问题: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③NH2—CH2—CH2—COOH
(1)上述物质中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细胞器)上,经过缩合作用,合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主要产物中有氨基___________个,肽键___________个,肽键的结构式可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羧基的基团是___________。
(4)(2)的主要产物与组成它的氨基酸分子量之和相比,相对分子量减少了___________。
(5)理论上讲,上述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形成___________种缩合产物。
正常细胞的基因组里都带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就会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1)某原癌基因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改变,即氨基酸顺序上第19位氨基酸由脯氨酸转变为组氨酸。已知脯氨酸的密码子有CCU、CCC、CCA、CCG,组氨酸的密码子有CAU、CAC。突变成的癌基因中决定第19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这一原癌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_____。
(2)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是因为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使得细胞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自身组织的细胞转变为癌细胞以后,这些癌细胞就成为抗原,健康的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灭它们。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 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___ 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
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 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 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 _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____ __。
下图是生物体的某种物质的结构及功能关系图,请分析回答:
(1) A由等元素组成。
(2)B的名称叫。
(3) C是。
(4)D叫。
(5)由三分子的B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叫。该过程共脱去
分子水,形成个键。
农民在储存麦种前,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摊在地面上暴晒一段时间后,才收进粮仓存放。如果晒麦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堆存时小麦会产热以至霉烂。根据科学研究,小麦的产热与种子消耗氧气量成正比。播种小麦时,农民又将麦种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产热速度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了,几天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小麦种子内达到峰值。请根据上述事实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上问题:
⑴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水是以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休眠的种子含少,因而代谢速度。
⑵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麦种变甜了,这种甜味物质是,可采用 试剂进行鉴定,它是由种子中的(物质)吸收水进行水解后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