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
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断: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的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主题发言四:世纪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提示:下列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以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鉴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关于新时期的外交,
总结: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团结合作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安徽大学珍藏的康熙年间“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

合同书原文如下:
立议合同汪元长、谢胪一,向因两家各有绸布店业开立汉镇,历年收看客货,以致获利艰难。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开单下苏(注:苏指苏州。下同。编者注),公同酌议: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注:汉指汉口。下同。编者注),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在苏对会亲友银两置货,倘货未到,两会票先至,各照来信会票应付。其有货来,或要多收者,照苏原价加利三厘钱,以补少收之家。又,在汉两店来往,议定现兑银两,加利五厘钱。庶彼此通融而攸远矣。但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倘有此情,神明鉴察。今欲有凭,立此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据。
计开:
一议谢占武兄俸金九五色银三十两
一议公账之银无得代亲友买物
(1)依据材料指出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经营活动对徽商的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右图所示宣传画
(2)你从材料二中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并指出依据。

材料三 1870年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其它
比重
32%
23%
13%
10%
22%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0%。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据高德步著《世界经济通史》整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两种做法的目的。为规划世界经济秩序、防止悲剧重演,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为此做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要求加快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请列举中国古代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1843年
《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1855年
《有害物质去除法》
1876年
《河流防污法》
1926年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1956年
《大气清洁法》
1963年
《水资源法》
1973年
《水法》
1974年
《污染控制法》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2)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材料二 2002年全球碳排放量示意图

——引自M-F.杜兰等编《全球化地图》
(3)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评析该观点。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节选):
(1)公开缔结和平条约;……(9)根据民族的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的疆界;(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现自治;(11)恢复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涉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发为自由航道:(13)创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条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国家不分大小,签订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的联合机构。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威尔逊外交政策的支柱和基础。
(2)战前美国推行孤立主义外交,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体现了其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原因。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1年11月15日,宣布独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召开联合会议(代理参议院),12月3日通过并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仿照美国的政府制度,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不采用内阁制。总统虽参议院选举产生,执行若干职权须经参议院同意,但实际上不对参议院负责,而且对参议院的议决案有交令复议权。还规定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参议院和临时中央审判所组成。参议院是立法机关,它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成。临时中央审判所是司法机关。
——摘自臧巨凯《民国宪政的轨迹》
(1)据材料概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体现的政治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临时约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l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者
观点
王加丰
1873年,明治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条例》确立了近代土地税制度,最后从法律上废除了幕藩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地税改革废除了种种封建限制,促进了日本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日本农业开始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并使政府得到稳定的财政来源。
杰里·本特利(美)
日本农民提供了支持明治工业化进程的大量国内资本。1873年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

(1)据材料指出两位学者评价土地税改革的不同角度及支持依据。
(2)上述两人对同一历史事物评价,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