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   )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
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D.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这一时期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立国立大学,美国的大学分为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在最高水平的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主要位置。这一局面反映了

A.人民主权原则 B.分权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汉漠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是太阳件的旨意,《摩奴法典》被称为摩奴神的旨意,《古兰经》被称为真主的旨意。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并未称是神意,相反,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这表明罗马法

A.否定宗教和神学 B.重实际而不尚理论
C.体现了自然法精神 D.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